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實習札記 6/20-7/1

教學實習
  這禮拜老師讓我實施音樂課的演示教學,這堂課我設計了三個活動分別是演唱、直笛演奏以及音樂鑑賞。這次演示最大的心得是,時間掌握度不好,原本設想好的活動因為學生的臨時狀況所以有點延遲,我又想把三個活動全部進行完,所以導致後來的活動較草率,我想如果我不要堅持所有的活動都要進行的話,也許教學會完整一些。以下是兩位老師給我的意見:
  1. 利用撥水節的圖片引起動機能吸引學生的專注很不錯,但是似乎與撥水歌沒什麼關聯。
  2. 活動步驟可一步一步慢慢來
  3. 活動可以再有深度一些
  4. 第一次演唱/奏的速度太快了
  5. 活動的重點在於「主題」,但撥水歌的主題較不明顯,可選主題鮮明的歌
  6. 讓學生用撕紙的方式找主題很有趣
  7. 秩序與時間的掌控可以再好些
  這禮拜要大大的感謝徐言芳老師,因為老師的教室要調動,所以他就整理了一些教具送我,老師送我的教具還告訴我使用的方法,真的很感謝老師,這次的音樂演示我便運用了徐老師送我的教具--數學小白板。那是一張像厚紙板那樣的白板,我利用它來當我的閃示牌,使用完後還可以擦掉重複利用,以後若需貼句子、問題在黑板上也可以利用它,將它剪裁成長條狀就可以了,真的非常符合我想要達到的環保資格,所以我又向老師跟隔壁班老師要了些小白板,再次感謝徐老師的貢獻。

 
級務實習
  這禮拜我們班一位可愛的小朋友溜出去了,他是下午第一節要去上科任課的時候臨時起意跑出去的,學生下課後跑來跟老師說他沒去上課,大家才發現這件事,老師的處理方式為:
  1. 先請幾位同學到校園找
  2. 通報學校
  3. 告知家長
  4. 到校外尋找
  發生這件事,我看到級任老師的責任在哪裡,學生雖非在自己的課堂上跑走,但是由於自己是導師,最了解學生狀況的,所以應當幫忙到外面找,但是當老師在外面找的時候,學校的主任跟科任老師卻把重點放在責任的歸咎上,到班上問他是在什麼時間點不見的?為什麼沒有跟老師說?(學生有跟老師說,但老師的回應是說他沒聽到)有沒有什麼預兆?雖然學校有了解事情的權利,但是我覺得當下應該要趕快去找學生而不是在歸咎責任吧!
  再來說說那位學生的事,那位學生父母離異,森森是三年級下學期轉到班上的,之前他都在爸爸那邊,但是因為媽媽有所考量,覺得爸爸都養不活自己了要怎麼照顧小孩,於是就把小孩接來跟自己住,媽媽的經濟狀況也很不好,為了要養家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森森因此很不諒解媽媽,媽媽也管不動他。起初老師要他參加學校每週兩次的攜手計畫,他去了幾次就偷跑了,老師還強制把他留下來親自陪他,但有次他就用尿遁法偷跑,老師對此有點灰心,不過都沒有放棄他,到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聽到森森主動跟老師說他要留下來,我聽了非常訝異,老師說當他把森森留下後,就盯他寫功課,跟他聊聊天,載他回去前會請他喝飲料或吃東西,這在他用尿遁法前就實施了,老師也不是都滿足他的需求,是看他有需要才會即時幫助他。最重要的是老師告訴我「不要放棄學生」,學生很敏感的,如果你不拉他,那還會有誰願意拉他?這句話就在學期快結束前驗證了,這是我這一學期來最大最大的感觸。

 
研習活動
  這禮拜參加了幼兒音樂教育的研習,要讓小朋友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的不二法門就是要自high,要非常有活力,每個動作、聲音,都要強而簡潔有力,也要以學生的角度來看事情,學生才會覺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