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習
這個月要試教國語第六課,預計在下下禮拜開始上,老師給我廠商送的教學光碟讓我參考,教學光碟裡面有好多資料,連生字教學都可以使用動畫呈現,甚至可以選擇要播放筆順音還是筆劃名,課文大意、課文朗讀、語詞解釋……那些就不用說了,既可以省下不少寫板書的時間,上課也變得輕鬆起來,但是若是使用投影機上課,教室需要較暗的光線學生才看得清楚,不但不容易集中學生的專注力,也會影響學生的視力,所以教學光碟的使用還是要取捨。
數學方面,老師有自己的邏輯概念與教學方式,我上了一個單元後,老師會再重新教一遍,目前老師在趕課中,所以預計第一次成績評量後我再試教。不過有些學生會在下課的時候來問老師問題,有時老師不在或忙著改作業的時候,學生會來問我,因為之前有帶安親班,所以還可以應付。
級務實習
老師覺得改作業是他該做的事情,於是都沒有讓我改,這兩個禮拜我再次向老師要求改作業,老師終於讓我試改字音字形,也告訴我他要求的地方,例如老師的「老」最後一劃要往上挑、注音的「ㄤ」沒有沒寫成「大」、「卷」與「巷」裡面有沒有分清楚……等細節。學生的字音字形語詞有些是從字典上查出來的,當我改到沒看過的語詞,也會翻翻字典,看看語詞的解釋;有些學生會從成語上只節錄兩個字(像是漏網之魚只寫漏網),那就必須幫他補齊,也考驗我的成語量,這次的經驗也增加不少知識。
之前老師跟我提到了某位學生,那位學生很文靜,不太愛講話,跟同學也沒有甚麼交集,雖然她很努力的要在課業上有所表現,但是也普普通通,不過她的作文能力很棒,是老師十幾年教學以來給予99高分的學生,昨天老師就跟我分享了幾篇她的文章,那位小朋友不僅措辭上使用的很優美,整篇文章的結構也非常完整,流暢又成熟,我想我也寫不出那樣好的文章,讓我有點懷疑是抄作文範本的,所以就問老師:「○○以前的文章就寫的那麼成熟了嗎?」老師有跟她的媽媽談了一下,媽媽說他們有討論過文章該怎麼寫,但是老師認為文章的細膩度是討論不出來的,是她自己的內涵,讓我感受到所謂的「人不可貌相」。
這禮拜班上發生了大事件──轉學生不見了。這兩個禮拜老師又請另一位學生帶他認識同學,那位學生是以前的班長非常盡責,下課的時候帶著他認識每一位同學,轉學生的情況也好多了,以為他可以適應班上了,但是後來幾天卻每況愈下,身體也出現一些問題,常常要跑洗手間,有時候一去就一節課,剛開始老師有請學生到洗手間關心他,他也都在裡面,下課時候老師也會關心他要不要到保健室,有沒有跟媽媽說這個情況等等,轉學生也表示不需要,有跟媽媽說,已經要去看醫生了,但是情況還是沒有改善,我從旁知道轉學生的家長剛離婚。那天早自修時間,轉學生來跟老師說:「因為爸爸跟媽媽離婚了……」一開口就哭了,抽抽答答的我也聽不太清楚他說什麼,老師問了兩遍也聽不清楚,便把他帶到走廊上談,當天我還沒找到機會問老師情況的時候,中午吃飯時間他就不見了,第四節整堂課他都沒在位子上,老師一直以為他在洗手間,中午請學生去找就發現找不到了,其他學生說上一節體育課的時候,有看到他在側門跟醫為男子說話,當大家都很著急時,教室的電話就響了,是轉學生的媽媽打電話來,說轉學生在家裡,這時大家才放心。隔天早上老師就找轉學生過來,先關心他狀況,告訴他這件事情也解決了,但是沒有通知就跑出校外是逃學需要處罰,也告訴他對他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轉學生也了表歉意,這件事也告一段落,希望不要再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行政實習
前兩天學校辦理新生登記事宜,我們學校是總量管制的學校,只招收145位學生,但在學區內的學生卻有兩百多位,在興建校舍時教育局也估計了20年後學生總量,卻沒估計到學校附近會興建那麼多房子,因此學生越來越多,本校校齡六年,卻在前年就開始實施總量管制,相對的所需的入學資格就越來越多,有些家長很不能理解這樣的規定,因此心情與語氣也不會太好,跟家長就需要更多的耐心,還好教務主任在場坐鎮,有問題的主任都會仔細跟他們溝通。這次也讓我看到人性不好的一面,有些人會因為你對他客氣就越來越囂張,讓我有所警惕,也覺得有些時候態度還是需要強硬一點,事情才會比較快解決。
研習活動
下下禮拜直笛研習開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