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實習札記5/9~5/20

教學實習
本週教學實習的重頭戲是我的教學演示,這次的教學觀摩著實讓我緊張了一個禮拜,原本是以「豁出去」的心態來看待這件事,但是當我把邀請函送出的那一剎那,緊張的情緒便常伴我左右。
事前準備:
  首先就是教學活動設計,因為距離上次撰寫教案的時間已經非常久遠了,所以我花了一些時間才喚起沉睡中的記憶。除了以前原本的想法外,我還加入了一些我所學習到的新方式編寫教案,比較困難的地方在綜合活動的部份,我想要運用我所有的資源來呈現這一課,於是我回想了我們班的大愛媽媽、愛心媽媽以及我曾參與的研習活動,看看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
  再來就是決定教學演示的內容,依照我設計的節數來看的話,我當天應該會進行到第四節(課文內容、形式深究),我考慮到那堂課的節奏是否能緊湊多元的呈現,於是我跟輔導老師討論了一下,最後決定將呈現引起動機、課文內容深究以及綜合活動部份。
  第三,決定好了演示內容後我便開始製作教具,因為我覺得用一次就丟教具(閃示牌、語詞卡…)很浪費,所以我傾向用投影的方式呈現。
  最後,因為怕上台時講話會“不輪轉"於是我不斷的練習講述,那段時間我一直喃喃自語,一直在課本上貼便利貼,以免自己漏掉細節。
  教學演示當天,原本想低調進行我的教學演示,不料早上第二節下課主任便廣播我教學演示的事,讓我緊張的情緒直線攀升,每節下課鐘一打,我不安的感覺又更上一層,好不容易等到下午,迎接老師,帶老師到校長室寒喧一下後,我便向校長老師告辭去準備。就像我之前的上台經驗一樣,一踏到舞台就不緊張了,每個活動進行完後我都會確認一下我的時間,很好,都在掌握範圍內,最後的綜合活動我的ppt出了點狀況,讓我慌亂了一下,不過還是順利的結束了。

教學反省
  演示很順利的結束了,校長、主任、老師們都給了我許多寶貴的建議,我給了自己80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那天時間掌握得很好,不過每個環結的連接度不夠,使得各環節沒銜接得很好。另外我有注意到學生得坐姿不好,我有想要糾正他們,但是我怕我停下來糾正後我會忘記我前一句是說甚麼,所以我沒有提醒他們,不過我有走到他們身邊試圖要提醒他們,但是默契不夠還沒達到心靈相通的地步。另外是ppt的使用,前幾天我在測試時都ok,所以那天我就很放心得稍微run一下,連結部分也有出來,但是我沒有用紅外線指示棒指示,結果演示的時候連結部分就沒有順利跑出來,我該多留些時間去測試。

級務實習
  這禮拜我到五年級去觀摩。
  他們班的外掃區在操場,老師把比較乖的排在外掃區,教室內安排得是需要他人盯的學生,這樣一來如果忙的話就可以在教室看就好。獎勵制度,老師以分組方式獎勵,利用同儕的壓力約束,每個人一天最多三個圈,集滿200個圈就可以兌換圖書禮券,若得到叉,下課就得靜坐5分鐘,老師說不要讓他們沒得下課,讓他們有得玩只是玩得比較少。另外就是每班的“特例"生了,他們班的特例生還算乖,老師說剛開學的時候也是有一些狀況,但是家長都能幫忙約束學生,所以他還算控制得住,老師每天都會要他寫一張表,記錄自己的缺點與優點,兩者可以相抵,若他當天缺點超過十個,則要罰寫課文。

研習活動
  這禮拜研習活動的主題是「急救教育」,內容是CPR與哈姆立克急救法,原來每五年CPR的操作方法都會修正,這次修正的是步驟上的順序,是為了讓一般民眾能更快施行CPR的程序。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教學活動設計

國語文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日期
1000510
教學時間
共六節,240分鐘
洪郁萱
教學單元
第三單元
惜福與感恩
課 別
第十課 
誰救了我
教學班級
四年四班
參考資料
.國語四下(第八冊)。南一出版社。
.國語四下(第八冊)教學指引。南一出版社。
.生命的答案水知道。江本 勝著,長安靜美譯。如何出版社。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一覽表:http://host.hyes.tyc.edu.tw/nine/
教學宗旨
本課說明行善雖然不求回報,但行善必有善報,並以此概念培養學生熱心助人的精神,體會惜福與感恩的重要性。此外由報紙報導引本文善有善報的宗旨,讓學生學習於報章雜誌中歸納重點的能力。









教材分析
一、文體:記敘文
二、大意:描寫兩個不求回報的人,因為自己的善行而救了自己的生命。
三、生字:禁、喃、詢、娓、繁、廠、況、考、序、欄、瞬、輸、籤、孫、頓、隔等,共十六個。
四、圈詞:百感交集、悶痛、心肌梗塞、不禁、喃喃自語、詢問、娓娓、繁多、工廠、狀況、處理、思考、程序、護欄、瞬間、不省人事、輸血、標籤、孫大寬、頓時、驚訝萬分、不可思議、事隔多日、無心之舉等共二十四個。
五、短語:好奇的伸過頭、又疑惑又驚奇、娓娓道出、看看報紙等共四個。
六、句型:
(一)因……已……
(二)邊……邊……
(三)想不到……竟然……
七、課文結構

誰救了我
起因:千謙和大寬看到一則救人反自救的新聞。
過去:大寬回憶當初隨手捐血,之後發生車禍,自己的血反而救了自己。
現在:千謙和大寬都認為「善有善報」





教學重點
一、能說出本課主旨與大意
二、能掌握閱讀報章雜誌的技巧
三、能了解惜福與感恩的重要性
四、能了解行善最快樂的道理
五、短語:
(一)了解並能應用「好奇的伸過頭」的短語。(例:驚訝的瞪大眼睛。)
(二)了解並能應用「又疑惑又驚奇」的短語。(例:又美麗又大方。)
(三)了解並能應用「娓娓道出」的短語。(例:緩緩走過。)
(四)了解並能應用「看看報紙」的短語。(例:聽聽音樂。)
六、句型:
(一)了解並能應用「因……已……」的句型造句。(例:颱風帶來連日的傾盆大雨,稻田裡的稻穗損失慘重。)
(二)了解並能應用「邊……邊……」的句型造句。(例:蔡依琳為了訓練肺活量跑步唱歌。)
(三)了解並能應用「想不到……竟然……」的句型造句。(例:想不到期待已久的畢業旅行竟然取消了。)
七、綜合活動:請學生「觀功念恩」,並完成學習單。

學生先備知識
一、對於記敘文有基本概念。
二、聯絡教學:
(一)與資訊課結合:上網搜尋行善的故事,並與大家分享。
(二)與美勞課結合:畫一幅勸人多多行善的海報。









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A-2-1 能應用注音符號,理解字詞音義,提昇閱讀效能
B-2-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B-2-2-2能在聆聽過程中,系統歸納他人發表之內容

A-2-4 能應用注音符號,擴充自學能力,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B-2-1-5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B-2-2-10-1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C-2-2-2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或看法
D-2-2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D-2-3 能概略瞭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F-2-2-1-1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C-2-2-8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E-2-3能認識基本文體的特色及寫作方式。
E-2-3-2-1能瞭解文章的主旨及取材結構。
E-2-4-7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結。
E-2-5-7能應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E-2-6-3-3學習資料剪輯、摘要和整理的能力。

F-2-2-1-2能熟練運用各種句型。
1.      以正確的讀法朗讀課文,並了解本課主旨及大意。





2.      了解並熟悉本課生字、語詞















3.      了解本課課文的形式、結構以及所要傳達的訊息











4.      了解本課重要修辭、短語與句型

1-1 能正確朗讀課文
1-2 藉由同學的發表,統整出課文大意
1-3 說出課文主旨及大意
            



2-1能正確寫出本課的生字、注音並說出其部首及造詞
2-2能說出本課生字的相關成語
2-3 能說出本課語詞解釋並造句
2-4能將本課語詞串寫成文章









3-1了解善有善報的道理
3-2了解本課的文體
3-3學習閱讀報章雜誌的技巧
3-4能說出自己行善的事蹟









4-1了解本課應用的修辭法
4-2能了解本課短語的結構,並說出相同結構的短語
4-3能由本課句型的例句仿寫造句
具體目標
教學活動過程
教學媒體
教學時間
成果評量


















1-1能正確朗讀課文
1-2 藉由同學的發表,統整出課文大意
1-3 說出課文主旨及大意

2-1能正確寫出本課的生字、注音並說出其部首及造詞
2-2能說出本課生字的相關成語
2-3 能說出本課語詞解釋並造句





2-4能將本課語詞串寫成文章




































3-1能了解善有善報的道理

3-2能了解本課的文體






3-3學習閱讀報章雜誌的技巧

4-1了解本課應用的修辭法
4-2能了解本課短語的結構,並說出相同結構的短語
4-3能由本課句型的例句仿寫造句3-4能說出自己行善的事蹟












壹、課前準備:
一、老師:
1.生字卡
2.短語卡
3.句型卡
4.文章結構圖
5.學習單
6.教學光碟
7.生命的答案水知道投影片
二、學生:
  1.預查生字
    2.預習課文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老師請四位學生上台扮演千謙大寬、旁白與播報員,完成新聞、第一段、第二段
二、概覽全文
1.      請全班唸接下來的課文,第三段到第五段
2.      演員完成第六段課文
3.      老師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本課大意
(1)   課文中有幾個故事?
(2)   他們都做了什麼?
(3)   他們做了那些事情的後果是什麼?
(4)   老師歸納本文大意
三、生字教學
1.      由學生上台,共教八個生字
(1)   請學生事先上台將要講述的生字與造詞寫在黑板上
(2)   學生上台講解造詞的解釋,老師在旁輔助
2.      老師上台依序複習生字
(1)   老師解釋字的結構
※注意考為老部;詢右邊為旬;籤的筆劃。
(2)   請學生發表相關成語
(3)   老師解釋成語意思及用法
(4)   老師挑幾個造詞請學生造句
~第一節結束~

3.      教完剩下八個生字
4.      造詞接龍
(1)   全班分成六組
(2)   老師每組挑三個造詞
(3)   請學生將這三個造詞串成一個小故事
(4)   每組派一位同學上台發表
~第二節結束~

四、語詞解釋
1.      老師解釋本課語詞的意思並舉例說明或造句(共三十一個)
2.      老師將部分語詞解釋寫在黑板,並請學生抄寫
五、老師補充故事─莊周借糧
1.      莊周監河侯借糧的時候,監河侯對莊周說了什麼?
2.      聽了監河侯的話莊周說了什麼?
3.      老師闡述此故事引發的省思──行善要及時與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觀念
~第三節結束~

六、課文內容深究
老師分句帶學生朗讀,並依段落提問,引發學生思考
1.      陳順明先生為什麼會百感交集?
2.      千謙看完報紙後有什麼反應?
3.      旁邊的大寬看完這則新聞後的反應是什麼?
4.      大寬因為什麼事感到不可思議?
5.      為什麼千謙會說善有善報呢?
6.      對於善有善報這句話,你有什麼感想?


七、課文形式研究
1.      老師提示學生本課是屬於什麼文體?並大略複習學過的文體(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韻文)
2.      老師在黑板貼文章結構圖,由學生回答
3.      老師由結構圖講述倒敘法寫作方式,引導學生本課報導亦是用倒敘法呈現
4.      老師依課文新聞教導學生閱讀新聞的技巧
~第四節結束~

八、修辭、短語、句型教學
1.      老師指出本文所應用的修辭法(感嘆、引用、類疊)後,請學生找出課文例句
2.      老師依序貼上短語卡,說明其結構後,請學生發表短語
3.      老師依序貼上句型卡,說明其結構後,請學生發表造句
九、習作指導
~第五節結束~

参、綜合活動
一、  引導
1.      老師提問
(1)    這一課要告訴我們的事什麼?
(2)    你曾經做過或聽過哪些善行嗎?你的感覺是?
2.      老師整理學生的回答,將學生導向「做善事後心裡感覺很愉快。」
二、  老師分享書籍-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三、  想一想
  老師引導學生日常生活中,什麼事可以行善?例如:自己起床,自動自發準備上學;體貼父母;在校認真打掃,維護環境;幫助同學等等都是善舉。請學生「觀功念恩」並與大家分享。
四、  討論學習單(行善天使),一週後繳回
~第六節結束~













報紙














生字卡

















生字卡
















































文章結構圖


教學光碟



短語卡、句型卡





















 
投影片









學習單














3’



7’










30’

















25’
15’








30’





10’










15’













 
25’













20’






 


20’



15’








15’

10’














學生能專心欣賞他人演出


學生能專心朗讀課文


學生可以依課文內容,回答老師的問題,並藉由別人的發表,了解課文大意


學生可以正確說出生字的發音、拼音、部首




學生能踴躍舉手發表相關成語



學生能依造詞造句





學生能了解造詞的意思,並串成故事






學生能清楚了解語詞的解釋,並將解釋正確抄寫於課本


學生能了解行善要及時與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觀念








學生可以正確回答老師的問題,並依別人的回答了解課文內容













學生能了解本課課文形式與結構








學生能了解閱讀報章雜誌的技巧



學生能了解本課的修辭

學生可以造出通順的短語與造句






學生能將行善與愉快聯結









學生能了解簡單的善行,會對個人、環境帶來不一樣的改變